什么是储能?
储能产业是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和驱动力。加快发展储能产业,对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健康的能源输出和消费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能量储存是指通过介质或设备储存能量,并在需要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储能的价值是什么?
功率值是实时功率平衡
电力供应侧的新能源输出是平衡的,电网侧的电力流由末端区域电网的安全电力和频率调节来支撑。
应对电网安全事件,用户侧电能质量管理。
容量值是提高系统容量系数
改善供电侧的新能源发电站、容量可靠性、电网侧的容量储备;拥塞管理、用户侧的容量费用管理。
能源价值是指能源吞吐量和转移
提高供电侧新能源消纳能力,电网侧削峰填谷,用户侧套利峰谷。
储能产业链分布
上游是设备,主要包括电池管理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电池系统、转换器等。
中游是系统开发和运维,主要包括储能系统集成、储能系统安装、储能体系运维。
下游是应用,主要包括发电系统、电网系统和用户系统。
什么是储能技术?
储能技术:热能储存、电能储存、氢能储存。其中,电能储存包括电化学储能、电磁储能和机械储能。
电化学储能包括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钠硫电池和液流电池。
电磁储能:超级电容器、超导储能
机械储能:抽水蓄能、重力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
储能政策环境
近年来,中国储能行业在项目规划、政策支持和产能布局等方面加快了发展步伐,行业更加规范。目前,中国储能的相关政策主要分为四类:
第一类:示范工程建设
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动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内蒙古建设储能、通信基站备用电等领域梯级利用典型示范项目。中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5月的新闻发布会积极投资大容量储能设施,开发“源网负荷”。“仓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
第二类:指示方向类别
全国人大提出发展储能,为中国能源转型奠定了基调。国家能源局推进“光伏+光热”、光伏治沙、“新能源+储能”等示范项目,进一步探索新模式、新业态。
第三类:储能技术发展类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推动储能技术关键环节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形成了一批关键技术规范和标准,有效推动了能源革命和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科技部围绕6项指导任务推出了21个储能技术方向,计划安排6.67亿元用于国家批准的重点专项申报费。
第四类:储能发展规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表示,到2025年,中国新储能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
九种储能锂电池材料
锂锰氧化物:
价格低、环境友好、工作电压高、安全性能好、资源丰富,主要缺点是比能低、高温循环差,限制了其发展。
三元:
三元是目前市场的主流,高镍三元是未来三元的发展趋势。
硅碳材料:
硅材料的质量比容量可达4200mAh/g,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一代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六氟磷酸锂:
商业上使用最多的电解质占据了电解质的核心成本。
隔膜材料:
它用于分离锂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并且只允许电解质离子通过,以防止由于两个电极之间的接触而短路。
软包装材料:
锂电池铝塑膜是软包装锂电池包装的关键材料,约占软包装锂蓄电池成本的18%。
粘合剂:
粘合剂是锂电池电极片中的非活性成分。虽然它只占锂电池成本的不到1%,但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导电剂材料:
碳纳米管具有导电性好、添加量小、压实密度提高等优点。在未来,它可能会成为电池行业的首选。
锂电池铜箔/铝箔:
锂电池铜箔/铝箔可以有效提高锂电池的倍率性能,降低锂电池的内阻。它是提高锂电池比能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
2020年储能发展比例
抽水蓄能发展良好,2020年装机容量排名第一。
储能行业正在大规模发展
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存储市场规模将比2020年底的水平扩大近10倍。到2026年,储能装机容量预计将超过141GW,储能的未来可期。
相关应用案例
发电侧:
国家风光储能输电示范工程建成,辽宁沃努什5000千瓦×2小时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示范电站建成,中国第一座也是最大的商业化光伏电站,格尔木时代新能源50MWp并网光伏电站投产,吉林省储风示范工程。
用户端:
湖北首个光储能充电站投产,江苏无锡新区兴州工业园区中国最大的商业储能电站投产,万克能源为阿里巴巴数据中心提供储能系统,上海首个通信基站储能项目顺利运行。
混合储能现代有轨电车下线,中国首个海岛智能微电网在三沙永兴岛建成,上海招商银行大厦1мW/2.56мWн储能系统成功联网,上海首个商业应用建筑用户侧储能项目,英国阿拉通足球俱乐部推出的2MW/2.5MWh特斯拉电池储能系统,该储能系统在田园生态公园的应用,北京拉斐特城堡酒店1MW/2MWh储能项目的应用,中国首个政府建筑光伏储能项目落地安徽。
此外,还有冷链物流园区、住宅供电、配电网侧、多站一体化、派出所警务室、石油勘探、煤矿、学校、军营、船岸电、油库、医院、隧道、岛屿和动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