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已成为众多行业发展的新方向。在此背景下,储能产业迎来快速发展,在储能产业中,龙头企业是中国十大储能电池企业,而钒电池以安全、超长循环时间的特点成为储能产业的新趋势。而一些上市公司也积极布局相关领域。
钒电池技术是具有代表性的新型化学储能技术之一,具有良好的前景。在二级市场上,钒电池、液流电池等概念已经成为近期的热点。
众多企业布局钒电池产业链
钒电池,全称为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一种活性物质处于循环流动液体状态的氧化还原电池,目前商业上已经成熟。
专家表示,钒电池具有稳定性高、循环寿命长、可扩展性强等优点,适用于8小时以上的长期储能项目,可广泛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城市电网储能、远程供电、UPS系统等类似锂电池的应用领域。
2022年7月8日,中核华源二氧化钛宣布,公司与V-LiQuid签署了相关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全产业链开展全面深入合作,为实现 “双碳 “目标做出积极贡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双方将结合各自优势成立两家合资公司,一家主要从事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制造、新能源和储能电站的投资、开发和运营,另一家主要从事钒电解液制造和钒矿产资源勘探开采。
作为钒电池产业链上游的资源龙头企业,攀钢集团钢钒钛近期因钒电池概念受到资金青睐。数据显示,钒产品产能达到4万吨/年,位居中国乃至世界第一。2021年9月,攀钢集团钢钒钛宣布与大连博龙控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储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双方商讨共同投资建设钒电解液厂,逐步扩大钒电池产业规模。
最近,许多A股上市公司的钒电池相关业务引起了投资者的关注。
上海电气集团表示,公司致力于钒电池产品的自主研发,目前已成功开发出5kW、25kW、50kW的典型产品堆。
国网英大集团表示,公司已在2022年落地相关能源项目(包括钒电池储能),目前正在推进其他相关储能项目的前期工作。
百亿化学表示,公司的电池材料研究所目前正在进行钒电池技术研发,储备相关技术,未来将积极推进钒电池材料的产业化。
此外,海德公司与中国钒储能公司、中国科技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投资设立公司,推动钒液流储能电池产业项目的发展。
钒电池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国政府发布的一项政策也为钒电池的应用打开了空间。
专家表示,钒电池是大中型电化学电池储能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补充电网的储能。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供电不平衡的情况下,需要支持储能设备来改善能源供应。所以化学储能是分布式能源网络的一个很好的技术补充。
今年6月,中国能源局批准的首个国家大型化学储能示范项目–大连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正处于电池片调试和系统调试的最后阶段,这标志着我国液体储能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专业人士表示,我国钒矿资源丰富,已探明的钒矿储量占世界储量的40%以上,钒矿产量占全球产量的60%以上。丰富的资源储备为钒电池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受益于资源、安全、环保和政策的多重优势,随着大型钒电池项目的逐步落地,全钒液流电池的装机规模将实现跨越式增长。
据预测,2025年我国新增运行的电化学储能为11.4GW,其中钒液流电池占比约为30%,装机容量约为3GW-4GW。钒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将迎来第一阶段的爆发期。
钒电池的问题-产业规模和成本问题
在资本市场上,一些涉及钒电池的个股受到了资金的追捧。全钒液流电池产业正处于从导入期到成长期的过渡阶段。一方面,电池端的技术壁垒较高,另一方面,原材料质量和价格是制约全钒液流电池产能的核心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钒电池产业的长期发展前景较好,但产业存在亟待突破的瓶颈,同时,短期内的市场炒作风险也较为突出。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在应用领域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有专家指出,钒电池最大的缺点是初始安装成本较高,是锂离子电池的2倍以上。目前,钒电池产业正处于从示范阶段向商业化转变的过程中,预计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成本将有较大的下降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