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3859919 18025967080

中国换电行业20年历史-换电市场再次火爆

文章来源:本站 人气:171 次 发表时间:2023-05-07

 

我们都知道宁德时代是中国十大动力电池公司之一。几年前,宁德时代宣布将进行换电,消息一出,换电概念再次引爆。

电动汽车换电在中国已有20年的历史。这么多年过去了,中国的换电市场发生了什么?现在可以换电池了吗?

中国换电的简史,换电模式在中国经历了三个阶段。

 

换电第一阶段艰难探索期

当谈到换电时,我们必须首先提到一个人。中国第一个换电的人:张建平。

2011年,张建平是第一个做电动汽车换电的人,当时他的公司名为电霸新能源。

据说他是中国最早的,因为电霸新能源成立于2004年,张建平的换电业务始于2000年,从兰州到北京再到上海,赢得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的换电示范项目。

 

汽油车和有轨电车最大的区别在于能源供应方式。如何像加油一样快速将电装进电池,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动汽车的使用体验。

如果你选择充电,那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体验都会很差。如果速度较慢,则从几个小时开始,快速充电需要半小时到一小时。现在安装的电池越多,充电时间就越长,充电速度不可能无限快。

更换电池恰恰相反。它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甚至比加油更快。这一原理与我小时候的四轮驱动没有什么不同。

换电的更大优点是可以将车辆和电力分离,并降低购买成本。因为电池是电动汽车中最昂贵的部分,如果把电池计划好,车身会便宜得多。寿命、车辆运行效率等优点。

 

换电第一阶段艰难探索期

 

为什么换电还没有成为主流

2008年奥运会拉开了换电的序幕,但当时大多数人从未听说过电动汽车,整个行业都处于探索和示范的早期阶段。

2009年,中国制定了新能源汽车“10城1000车”试点方案。首次有13个城市参加,随后继续扩大到25个和88个。在此期间,各种新车型和新技术遍地开花,充电和换电层出不穷。电力也齐头并进,进入了大规模的建设试点。

除了上文提到的电霸新能源,国家电网、力帆汽车、新乡新能、BetterPlace等公司已经在中国多地实施了电池换电示范。特斯拉也在2013年展示了换电概念。更换电池只是一场表演,并没有付诸实施。

2011年,国家电网确定了“以换电为主、插电补充、集中充电、统一配电”的发展战略,并开展了一系列试点。例如,出租车换电,环卫车换电,青岛薛家岛换电站,公交车换电;杭州也开始形成一个换电网络。

 

为什换电还没有成为主流

 

在这里,我想提到一位老朋友,他也是换电行业的绝对前辈——聂亮。2012年,他担任国家电网子公司杭州电动汽车服务公司总经理。他在杭州建造了60多个换电站。当时,中国最大的电池交换示范网络。

说到换电,出生于以色列的BetterPlace不得不提的是,这在当时是一个热门的全球创业项目。其创始人夏家喜更是声名鹊起。25岁时,他以4亿美元的价格将自己的软件公司Toptier卖给了SAP。

2007年,Betterplace成立,以色列前总经理西蒙·佩雷斯被引入其平台,该公司筹集了8.5亿美元,法国雷诺与之合作,为其生产换电的车型。其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换电模式的电动汽车运营之路。

2011年,BetterPlace与中国南方电网签订了在广州建设换电体验中心的合同。不幸的是,第二个换电站尚未建成。由于难以平衡投资回报,BetterPlace于2013年5月在以色列申请破产。

然而,在2012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中,中国不再提及换电模式,而是建立了基于充电的能源补充路径。

 

换电静默期的第二阶段

2013年,探索换电模式的公司倒闭或停止投资。牵头的老大哥国家电网也因战略调整而停止实施换电。换电行业进入了长达5-6年的无声休眠期,并慢慢退到了一个角落。不再引起注意。

 

为什么换电模式静止

除了上述政策导向的变化,另一个原因是2014年,国家电网宣布开放社会资本进入充电基础设施市场。

私人资本的进入使得充电桩的建设突飞猛进。目前的充电巨头特来电和星星充电也在这一年成立。

但这些都是外部因素。核心原因是换电模式本身,因为换电模式需要形成运营生态,换电设备和换电站的运营都要有人来做。

有些原始设备制造商开发匹配的电池更换车型,也有公司或个人愿意购买电池更换车辆。整合这一资源的难度可想而知。

 

因此,当换电想要在城市落地时,换电站的运营商希望一辆汽车落地,代工希望有人购买换电模式,购买公司或个人希望拥有合适的换电模式和更多的换电站。

无论是建站、造车还是买车,都不是一笔小钱。这些矛盾使得任何一个城市的换电冷启动都非常困难,也涉及到谁来领导协调的问题。

这种利益三角关系使人们在换电时很容易陷入“先是鸡还是先是蛋”的困境。

另一个主要因素是政策,因为在换电车辆的公告和申报、车辆监管、电池追溯、补贴结算、保险账单、车辆报废、税收征收等各个方面都存在障碍。

另一个因素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换电方式和电池标准不统一,各种型号相互不兼容,无法快速扩大换电规模以降低成本。

 

为什么换电模式静止

 

充电是不同的。因为标准是统一的,各方相互独立,不需要复杂的利益协调。运营商只要有位置就可以建造。这也是充电站发展如此之快的一个主要原因。

2014年至2019年期间,尽管换电进入沉寂期,但仍在继续,一些人坚持了下来。2016年,通过张建平的招商引资,电霸成为奥东新能源的子公司。在此期间,奥动与北汽新能源合作,在北京、厦门、广州等地开展了换电出租车运营。

 

前述聂亮后来也离开了国家电网,于2014年创立了伯坦科技,并开始了他的换电业务。他继续推行他所信奉的分箱换电模式,并开始了网约车和物流车的换电运营,目前已有数千辆车。

在此期间,另一个推动电池更换流行的主要因素是成立于2014年的蔚来。蔚来将电池交换模式推向了私人消费领域。

过去,换电都是针对网约车、出租车、公交车、物流车等,因为这些相对容易实现规模效应,而私人消费者的过度分散会导致成本的巨大增加。

 

蔚来选择了最昂贵的自建换电系统,拥有自己的汽车,建造自己的电站,并提供自己的换电服务。尽管这一选择给蔚来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但当然,它也让目前的蔚来车主能够享受到独家换电服务,换电也成为蔚来的独家护城河之一。

 

换电的第三阶段-再次回来

一个明确的信号是不断提及和推动政策。

2018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发布《关于提高新能源汽车充电支撑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发改能源〔2018〕1698号),提出“在出租车、租赁汽车等特定领域继续探索电动汽车电池换电模式应用”。

2019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版)》,明确在鼓励发展项目中增加了换电技术路线(第四条第十六项)。

2019年12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指出,“充电和更换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鼓励换电模式的应用”。

2020年4月,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新能源补贴政策,规定起步价3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不再享受补贴,但支持换电模式的汽车除外。

2020年5月,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池换电站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将原来“建设充电桩”的表述改为“增加充电桩和换电站设施”。

最实际的政策推广是在2021年10月,工信部决定在北京、武汉、南京、重庆、长春、三亚、济南、唐山和合肥等11个城市开始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的试点应用。第一批试点的目标是推广超过10万辆可换电车和1000多个换电站。

 

换电的第三阶段再次出现

 

2021年11月,国家标准《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正式实施,这是我国汽车行业在换电领域制定的第一个通用国家行业标准。

2022年1月,国家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提高充电换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表示要加强换电模式的推广应用。

因此,市场变得火热,上汽、东风、长安、广汽、吉利、协鑫、中石化和国家电力投资等大公司纷纷涌入,其中包括电池巨头“CATL”。

该公司的目标也更加激进。例如,蔚来宣布将在2025年实现4000多个换电站的目标,中石化2025年实现5000个换电点的目标,协鑫2025年实现6000个换电站点的目标,以及奥东2025年实现10000个换电工位的目标。

 

为什么换电又回来了

我们分析了三个原因:

第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相应的障碍逐步消除。最典型的例子是,2020年8月,蔚来汽车开出了2张车电分离发票,这意味着私人购买的换电车型必须上牌,保险、贷款等都必须遵循。

其次,换电的经济性和商业模式越来越清晰。随着产业链成本的下降,在某些特定场景下,换电的经济性可以逐渐计算出来。例如,奥动新能源的出租车电池更换在广州、厦门等地实现了盈亏平衡。

第三,对换电模式的探索更加深入和接地气。此前,换电仅用于公共交通、出租车、在线预订和物流等To B领域的运营车辆。蔚来将换电带到了私人消费领域,甚至建立了电池资产运营的BAAS模型,走过了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道路。

可以预见,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To B和To C的换电模式应用,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换电网络将越来越完善,经济性将越来越突出,购买成本将越来越低,用户体验将越来越好,并且操作效率将变得越来越高…

 

为什么换电又回来了

 

换电成功吗?我不认为换电是一个单一的技术问题,它是一个多方面的问题,如法规和政策、产业生态和市场认可。接下来,需要更多的公司和资本参与,消除更多的障碍,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换电也将朝着多样化、标准化、共享化的方向发展,并将成为一个数千亿甚至数万亿的市场。

今天,我要感谢那些孤注一掷、锲而不舍的企业家们。幸运的是,他们的春天来了…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