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3859919 18025967080

中国锂电池阳极材料的容量分布

文章来源:本站 人气:140 次 发表时间:2023-07-01

 

阳极材料是锂电池的四大关键材料之一,其成本约占锂电池总成本的10-15%。阳极材料由活性材料、粘合剂和添加剂制成膏状粘合剂,涂抹在铜箔的两面,经过干燥和轧制,决定着锂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循环寿命等性能。

 

阳极材料的细分产品结构

按照产品结构,阳极材料主要可分为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和以硅基阳极为代表的新型阳极材料。虽然天然石墨在成本、比容量等方面具有优势,但人造石墨在循环性能、安全性能、充放电率等方面具有更好的表现。因此,目前的阳极材料市场主要是以人造石墨阳极材料为主。

 

阳极材料的细分产品结构

 

阳极材料出货量及预测

在动力电池的强劲需求和储能动力墙电池、小功率摩托车电池等细分应用场景升温的推动下,中国阳极材料市场整体上增长迅速。2021年,中国阳极材料市场出货量将达到72万吨,同比增长近一倍。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阳极材料的出货量将达到280万吨,市场增长空间巨大。

 

2017年至2025年中国的阳极材料出货量和预测情况

 

阳极材料产能的区域分布

从产能的区域分布来看,现有的阳极材料产能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华北和西南地区。其中,华东地区占据了中国1/3以上的阳极材料产能,主要来自福建省和江西省的贡献。两地的现有产能都在10万吨以上;

其次是浙江省和江苏省,现有产能都在5万吨以上。华南地区现有的阳极材料产能主要是广东省十大阳极材料生产商BTR和凯金能源等公司的产能布局,总产能超过20万吨。

华北地区的产能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山西省。得益于电价和上游原材料的优势,华北地区将成为阳极材料企业未来扩大生产的主要地区之一。

虽然西南地区现有产能不高,但得益于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和绿色电力的优势,当现有企业的计划产能完全实现后,有望上升到该地区的首位。华中、东北和西北地区的现有产能相对较低。受益于西北地区的电价优势,未来该地区的阳极材料产能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现有阳极材料生产能力的区域分布情况

 

阳极材料产能的具体省份分布情况

从阳极材料产能的具体省份分布来看,目前最大的省份是华南地区的广东省。广东省是中国最早发展锂离子电池的地区之一,众多材料企业在此聚集发展。广东省现有的正极材料产能主要来自贝特瑞、凯金能源、祥丰华、深圳鑫茂等。

紧随其后的是华东地区的福建省和江西省。得益于华东地区的动力电池产能规模,该地区出现了一批动力电池配套企业。其中,福建省目前的正极材料产能约为13.9万吨,主要来自杉杉、祥丰华、深雪等企业的产能布局。江西省目前的阳极材料产能为12万吨,主要来自江西紫宸、江西正拓等企业的产能贡献。

华北地区的内蒙古自治区和山西省也是阳极材料企业最重要的投资/扩张地区之一。从人造石墨的制备过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步骤:预处理、制粒、石墨化、筛选包装。其中,石墨化是人造石墨制备的关键核心环节,也是一个高能耗环节。

 

图形化加工成本占人工石墨阴极材料总制造成本的一半左右。

 

石墨化加工成本约占人造石墨阳极材料总制造成本的一半,而电价占石墨化成本的60%以上。因此,华北地区的内蒙古自治区和山西省凭借相对低廉的电价、劳动力成本、土地位置、原材料等因素,成为中国石墨化产能的重要聚集地。

两地现有的石墨化产能占中国总产能的一半以上,吸引了一大批企业相继落地,包括杉杉股份、江西紫宸、深圳斯诺、鑫源石墨、商泰科技、恒科新材料等。

 

结语

未来,具有绿色电力资源优势的西南地区有望成为阳极材料产能的主要集聚区。西南地区现有阳极材料产能约13.5万吨,主要来自中科兴城、贝特瑞、四川金泰等企业的产能。

受益于西南地区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和水电的优势,各企业纷纷在西南地区布局。其中,四川、云南和贵州的阳极材料规划产能将分别达到150万吨、110万吨和90万吨。总量远远超过其他地区,成为阳极材料企业的投资/扩张地。

 

阳极材料与其他材料不同,属于高耗能行业。

 

阳极材料与其他材料不同,它属于高耗能行业。由于受 “双限 “政策的影响,中国各地对高耗能的项目都有严格的限制。大公司相继进入市场。包括上游原材料或阳极材料、光伏、工程机械、陶瓷等领域的相关企业,现有规划产能已足够大,未来结构性产能过剩的趋势将日益突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