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国。2015年以来,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国锂离子电池的规模迅速增长。自2015年以来,中国已超过韩国和日本,位居世界第一,而且这一份额正在逐步扩大。
锂电池行业是一个主要从事黑色金属矿产开采加工和黑色金属冶炼加工等工业生产活动的工业行业,包括金属铁、铬、锰等矿产开采加工、炼铁、炼钢、钢铁加工等。工业、铁合金冶炼、钢丝及其制品等细分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原材料产业之一。此外,由于锂电池的生产还涉及其他工业类别,如非金属矿产开采和产品,如焦化、耐火材料、碳制品等,这些工业类别通常被纳入锂电池行业。
“双循环”下锂电池行业的发展前景
能源危机推动行业进步
中国的自然资源禀赋是富煤、贫油、少气,对原油的依赖程度很高。降低机动车燃料消耗,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是制约汽车工业发展的硬因素。此外,中国电力工业发达,“以电代油”是汽车工业发展的长期趋势。在中国实施双积分政策和主要城市限制出行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市场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必然会在市场上快速增长。
加强环境保护要求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新型清洁能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传统汽车排放的废气造成的环境问题直接加剧了人们应用新能源的欲望。“十四五”期间,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发展等手段,发展以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就锂电池的市场需求而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无疑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增长点。
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2020年2月,《关于促进工业通信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发布,提到要继续支持智能光伏、锂离子电池等行业,以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从而巩固产业链的竞争优势。重点支持5G、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制造、新型显示器、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家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各地还对锂电池行业提供了不同的优惠政策和补贴措施,这将有助于锂电池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在全球锂电池行业地位的迅速提升
中国新能源市场前景广阔,上下游产业不断完善。同时,在国家补贴政策的支持下,中国动力锂电池公司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市场份额快速增长,支撑了上游先进的精密结构件。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此外,LG、松下、三星等国际锂电池巨头在中国设立了子公司,包括研发中心、生产制造部门等,锂电池材料的国产化比例逐渐提高,从而为中国锂电池精密结构件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良好的市场机会。
产业链结构
它包括上游基础原材料、中游锂离子电池材料和锂电池模块和PACK、下游应用和锂电池回收。
上游
钴、锂、镍、锰、石墨等是锂离子电池的基本原材料。
中游
锂离子电池主要由四种材料组成: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质。其中,正极材料主要分为三元材料,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等。;负极材料主要包括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等,人造石墨综合性能最好,占据了负极材料市场的主流。隔膜直接影响电池的充电速度和安全性。有两种生产工艺:干法和湿法。电解质被称为锂离子电池的“血液”,对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和安全性有重大影响,它由溶剂、锂盐和添加剂三部分组成。锂电池模块和PACK是将电池加工成电池的过程。
下游的
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消费电子、动力电池和储能。其中,消费电子产品主要涵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环等。;动力电池主要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等。;储能领域包括电网、数据中心、5G基站等场景。锂电池回收是利用烟火、湿法冶金工艺和固相电解还原技术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
市场规模
应用领域需求强劲,加上价格降幅收窄,锂离子电池行业规模持续扩大2020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消费电子等应用市场实现了快速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恢复了强劲的增长势头。2021 1-11月,销量同比增长1.7倍,推动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21上半年,中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超过110GWh,同比增长超过60%。与此同时,随着价格降幅的缩小,锂离子电池行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2021上半年,行业总产值超过2400亿元,增长速度较快。
区域竞争
珠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在全国领先。在中国相关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发展的政策引导下,许多城市开始加强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布局。从区域竞争来看,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以及中西部重点地区已初步形成全面发展态势。珠三角地区聚集了一大批龙头企业,锂离子电池产量国内领先,产业链相对完整。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具有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明显的技术优势;四川、江西、青海、西藏等中西部重点地区锂矿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迅速。
产品结构
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占主导地位,储能锂离子电池快速增长。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锂离子电池主要分为三类:消耗型、动力型和储能型。其中,动力锂离子电池占主导地位,储能锂离子电池增长更快。具体来看,根据赛迪智库数据,2020年,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和电动工具三大市场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将达到94.1GWh,占锂离子电池总出货量的94.1GWh。59.4%; 广泛应用于储能电站、5G基站等领域的储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为13.4GWh,同比增长55.8%。
电池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光伏、储能、风电、5G\数据中心、3C电子、智能终端等领域。市场的需求为电池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在“碳中和”和“碳峰值”的新兴轨道下,万亿美元的市场正在逐步开放。在市场前景良好的背景下,世界电池产业博览会展现出了更大的活力。电池和产业链都需要这样一个展示和交易平台来交流技术和行业信息。
隔膜材料
隔膜方面,上半年隔膜产量约为34亿平方米。恩捷、兴源材料和中材科技等三家领先公司实际上继续满负荷生产,订单也非常紧张。与金立、中兴新材料、沧州明珠、汇强等一些二线公司一样,这些公司的产能利用率也在显著提高。在磷酸铁锂装机容量大幅增加以及两轮车和储能需求强劲的推动下,干法分离器的增速高于湿法分离器,未来市场对干法分离器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恩捷和星源材质等公司也在增加干式隔膜的数量。目前看来,到2022年,隔膜可能会成为锂电池市场发展的瓶颈。因为以恩捷为例,其去年的产能为33亿平方米,实际出货量超过20亿平方米。今年,年增长率为10亿平方米,这意味着它可以满足50G瓦时的生产需求。因此,整个行业都增加了新的电池。这些电池的产能可能无法满足这些电池工厂的需求。